聚丙烯酰胺可分為陽離子型、非離子型、陰離子型、兩性離子型四種。根據分子量的不同,有不同的分子量、離子性等規格。衍生出許多類型。面對市場上雜亂無章的類型規格體系,很難為自己的污水處理系統選擇好的聚丙烯酰胺型號。如何解決污水或污泥中常見的聚丙烯酸選擇問題。
1、了解污泥來源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首先要了解污泥的來源、性質、組成和固體含量。根據污泥的主要成分,污泥可分為有機污泥和無機污泥。
一般來說,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用于處理有機污泥,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用于處理無機污泥。當堿性很強時不易使用陽離子聚丙烯酰胺,但在酸性很強時不適合使用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當污泥中固體含量較高時,聚丙烯酰胺的用量通常較大。
2、聚丙烯酰胺的離子選擇
根據需要脫水的污泥,可以用不同離子度的絮凝劑通過小實驗篩選出更佳的聚丙烯酰胺。這樣可以獲得更佳的絮凝效果,并使投加量最小,從而節約了成本。離子選擇性的關鍵是:
(1) 絮體大小
絮狀物大?。盒鯛钗镞^小會影響排水速度,絮狀物過大會使絮狀物束縛更多水分,降低泥餅的程度。通過選擇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可以調節絮體的大小。
(2) 絮體強度(含水量)
絮體強度:絮體應穩定,在剪切作用下不破碎。增加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或選擇合適的分子結構有助于提高絮體的穩定性。
(3) 聚丙烯酰胺與污泥混合:
聚丙烯酰胺必須在脫水設備的某個位置與污泥充分反應才能產生絮凝作用。因此,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必須適當,并能在現有設備條件下與污泥充分混合。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兩者是否混合均勻。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與其分子量和濃度有關。
(4) 聚丙烯酰胺溶解:
只有溶液質量好,才能充分發揮絮凝作用。如上所述,聚丙烯酰胺的溶解過程實際上就是聚丙烯酰胺的成熟過程。有時有必要加快溶解速度。此時,可以考慮提高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濃度。
因此,產品的更佳選擇應通過實驗室燒杯實驗來確定。
3、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選擇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是指分子中分子鏈的長度。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在500萬到1800萬之間。一般來說,聚丙烯酰胺產品的分子量越高,粘度越大。但在使用中,產品的分子量越大,使用效果越好。在具體應用中,根據實際應用行業、水質和處理設備,確定了聚丙烯酰胺的適宜分子量。
聚丙烯酰胺是一種高分子助凝劑。按其平均分子量可分為低分子量(<100萬)、中分子量(200-400萬)和高分子量(>700萬)三大類。
聚丙烯酰胺是一種分子量在幾百萬到幾千萬之間的水溶性有機聚合物。國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主要有:非離子聚丙烯酰胺(簡稱NPAM,分子量800-1500萬)、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簡稱APAM,分子量800-2000萬)、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簡稱CPAM,分子量800-1200萬,離子度10%-80%)。
如果只作為助凝劑使用,分子量越大,絮體越密,所需藥物也越少。但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不應超過2000萬。
如果污泥脫水。使用帶式壓濾機時,分子量不宜過大。如果分子量過高,會堵塞濾布,影響脫水效果。再比如,如果使用離心壓濾機,對分子量的要求相對較高,因為離心壓濾機要求絮體盡可能抗剪切,所以應選擇相對分子量較大的產品。
可見分子量和離子度的選擇不是的。在選擇聚丙烯酰胺之前,更好在計算機上進行選型試驗和運行試驗,以獲得最準確的數據。優化后的聚丙烯酰胺具有較高的性價比。